如何靠生态赢项目、用服务抢企业?
2025-09-02 来源:招商引资实务     作者:

编者按:在统一大市场与政策规范的新背景下,招商引资从“拼补贴”“拼税收”的粗放模式转向“拼生态”“拼服务”的精细化竞争。天津、武汉、南阳三地招商局长深度解析转型路径:天津以“技术经纪人”角色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,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全国布局;武汉以“光谷-车谷-网谷”生态集群构建万亿GDP支点,用场景招商激活新质生产力;南阳则通过“1+4+4”联合招商体制,以基金工具与产业链深度捆绑实现“千百亿”目标。本文聚焦三大城市如何以生态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策略破局,为从业者提供政策风向标与实战方法论。 

 一、天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柳   

 杨柳表示,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,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’。从招商引资工作来说,一方面是为了企业长远发展,另一方面是为了区域长远发展,如果不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与国家要求和趋势不一致,那就没有前途可言。” 

 杨柳介绍,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,天津招商引资人自觉扮演“五种角色”。 

 一是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。作为招商干部,怎么为创新发展服务?我们找到了创新成果转化这个科研与产业的薄弱环节,主动当起“技术经纪人”,为成果找市场,为企业找成果。在这一思路指导下,天津引入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,与中国科学院天津生物制造研究所强强联合,串联起创新链、产业链,这将有力推动全国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。 

 二是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区域等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。天津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,积极推动“北京研发、天津制造”的产业协同模式。我们当好北京企业在津发展的“市场调研员”,服务好项目落地。2024年,来自北京的产业项目达到803个,产业项目到位额1607亿元,占到全市产业项目到位额的“半壁江山”,区域协同发展不断深化。 

 三是绿色发展要求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,要通过更新观念、完善政策、加强立法等措施来大力推动。经过多年发展,天津登记再生资源回收业务的经营主体达3600余家。我们主动当好“产业分析师”,有专门处室长期跟踪,研究天津制造业产业优势,促进循环经济发展。 

 四是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。天津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,拥有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,一直走在开放最前沿。不久前,天津投资环境推介会在英国举行,与数百名政要、企业家、学者等深入沟通,达成广泛共识。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的局面,作为招商干部,我们要做好投资中国的“宣传员”,让世界了解中国,提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的能力。截至目前,天津市有外资企业8735家、世界500强企业295家。 

 五是共享发展要让人民群众同享改革发展成果。我们把持续形成就业岗位、营业收入、科研成果和税收贡献作为招引项目的重要标准。特别是就业与群众息息相关。我们主动当好城市增量经济的“人力资源管理师”,以新项目带动新就业。比如,今年4月落地的新紫光项目,投资30亿~40亿元建设国产高性能大算力芯片、汽车电子等,创造高端研发管理岗位上千个。 

 详见  招商干部≠项目中介!女投促局长“招商4.0”破局:“全生命周期管理”实现到位资金3286亿 

   二、武汉市投资促进局(武汉市政务服务局)局长张智  

 张智说,站在GDP向3万亿元冲刺的关键节点,武汉正以“创新链+产业链”双轮驱动,锚定“制造业立市、产业高端化”方向,重点打造跨越之城、创新之城、开放之城、活力之城。 

 张智晒出武汉投资机会:“光谷”立足长存、武汉新芯,布局先进存储、先进封装项目,向“存储之都”加速迈进;“车谷”围绕“东风系”“小鹏系”开展供应链招商,打造“车能软芯材”产业集群;“网谷”依托中科曙光等企业,布局网络信息安全、数字经济底座;“星谷”联动航天科工产业链,集聚空天信息、航天材料项目;“药谷”聚焦辉瑞、人福等龙头,突破性发展“AI+创新药”“AI+医疗器械”。 

 新兴赛道同样潜力无限——低空经济领域,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等项目抢占先机;人工智能领域,联动高校与协会推动创新资源对接;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,软件信息、工业设计、科技金融等领域正吸引一批国际企业总部落户。从“项目思维”到“生态思维”的转变,让武汉形成“既有参天大树、又有茂密丛林”的产业格局。 

 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与“五型”国家物流枢纽,武汉正以“临空、临港、临铁”经济为抓手,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。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“双枢纽”驱动,吸引生物医药、跨境电商等临空产业集群;长江沿线布局临港产业基地,推动绿色智能船舶、游轮文旅等业态发展;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依托“米”字形高铁网络,打造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。 

 张智介绍,面向全球,武汉持续织密招商网络:在德国、中国香港经贸合作处基础上,今年将新设日本、新加坡招商“工作站”,通过AHK等市场化机构链接欧洲汽车产业资源;深化中法生态城、中德国际产业园建设,聚焦智能网联汽车、生命健康打造欧资聚集区;依托“楚材聚汉”计划,联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大湾区联络站,促进“校友项目+楚商资本”高效对接。“相约春天赏樱花”“6・26投资促进大会”等活动,更成为展示武汉机遇的重要窗口。 

 详见  从“政策拼杀”到“生态制胜”!女招商局长揭秘招商转型的“破圈战法”  

 三、河南省南阳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刁晓英 

   主持人:以上政策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造成了哪些影响? 

 刁晓英:以上政策让招商引资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由长期“拼优惠政策、拼财税奖补、拼要素供给”的“拼多多”模式,转化成“拼信用、拼环境、拼配套、拼协同、拼服务”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招商,对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: 

 1.直接影响:传统的税收优惠等不规范政策将被取消。 

 传统的优惠政策包括厂房代建、税收支持、房租补贴、固定资产投资补贴、土地优惠、搬迁补贴、出口补贴、物流补贴、搬迁补贴、人才奖励等,全部都将被取消。 

 2.间接影响:促使政府转变招商工作思路,更多使用科技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、资源招商等方式。 

 在统一大市场及税收优惠等被取消的背景下,政府需要围绕投资者的核心诉求,更多依靠良好的营商环境、科技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、资源招商等方式开展精准务实招商。 

 主持人:好的。面对政策变化,我们现在的招商引资工作如何精准发力? 

 刁晓英:围绕招商的规范、精准,招商方向立即从“硬环境”转向“软环境”,从“硬优惠”转向“软服务”。 

 (一)专业队伍招商。建立“1+4+4”联合招商体制,推动招商队伍专业化。“1”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,统筹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;“4”是四大招商主体,分别是市招商投资促进局、各县(市、区)、各产业园区、市属国有平台公司;“4”是四类协同主体,分别是各行业主管部门、区域招商小组、龙头企业、中介机构;配强市县招商队伍,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全面提升高质量招商能力。 

 (二)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。充分发挥本土链主和龙头企业综合优势,与牧原、中光学等龙头企业高度捆绑,围绕产业需要、企业需求,紧盯企业供应链、上下游客户,走稳走实一条“培育-招引-补链-强链”的产业招引之路,加快形成一批高成长性“千百亿”产业集群。 

 (三)树立多元招商理念。持续运用产业链招商、资源招商、载体招商、乡情招商、承接产业转移招商等成功模式,创新运用场景招商、科技招商、资本招商等新型模式,实现精准务实招商。 

 主持人:请围绕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谈谈下步的工作打算。 

 刁晓英:下步招商引资要立足南阳产业基础、资源优势,构建产业生态体系。 

 (一)积极融入国家战略。做好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中部崛起等国家级战略的深度研究,用好京津宛协同发展、南水北调水源地沿线发展等为南阳量身打造的优惠政策,吸引优质项目投资落地。利用5个区域招商小组和市县各驻外招商机构力量,充分发挥驻外商会、在外南阳籍成功人士积极作用,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,捕捉招商信息,承接产业转移,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。 

 (二)强化对“7+17”产业链群深度谋划。瞄准“7+17”产业链群和“9+3”重点产业发展方向,紧盯与南阳关联度高的新质生产力企业,引导县市区、开发区围绕地方特色资源、产业基础设施、重点产业载体、下游市场空间、行业应用场景等优势,高起点策划,高水平包装,建立完善多层次、宽领域的项目储备库、标的企业库,做到储备一批、推出一批、引进一批、落地一批、见效一批。目前已筛选出全年拟拜访的标的企业156家,其中重点瞄准与南阳关联度高的70家新质生产力企业。 

 (三)开辟国际招商新赛道。牧原在越南、新加坡设有基地,淅减在意大利、摩洛哥建有工厂;乐凯华光、飞龙、卧龙防爆在国际有广泛的上游供应商、下游客户;这些走出去的企业在外形成的“朋友圈”,是国际开放招商的重要路径。充分发挥欧洲联络处的作用,扩大边界和视野,25年计划筹备好欧洲、新日韩两场国际招商活动。 

 (四)建设招商引资政策资源“工具箱”。一是用好资本招商,利用好光电产业发展基金、光电精技股权投资基金、南阳现代中医药私募基金等11支已建基金,为招引优质项目注入源头活水;二是调动国企和平台公司招商积极性,共同参与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、培育、发展;三是整合市场资源和应用场景、整合矿产资源、科创平台资源,吸引行业头部企业来我市打造投资规模大、带动能力强、资源利用率高的优质项目。


营商建设

热门新闻

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 | 人员查询
主管单位:财经报营商环境建设研究院
主办单位:营商环境建设研究院编委会
投稿邮箱:zgjjfzbs@163.com
备案信息:京ICP备18038434号-3
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536号